国企绩效考核方法之目标与关键成果工作法OKR的概念及使用重要性
OKR有助于企业集中精力实现战略目标,并且能够高效地分配资源。然而,职能部门在目标感方面存在不足,这该如何通过OKR来解决?让我们一起探讨!
OKR解决职能部门难题
职能部门通常扮演着成本中心的角色,它们的工作重点在于处理事务性和临时性的任务,与业务部门相比,缺乏明确的业务指标。正因为如此,职能部门往往缺乏明确的目标感,员工在完成本职工作后,很少主动为部门的发展贡献力量。然而,OKR(目标与关键成果)可以帮助公司聚焦于战略目标,合理分配资源,其制定过程还能提升员工的目标感,对职能部门的发展大有裨益。
目标设定与关键结果制定
明确了目标之后,需剖析实现目标的关键推动要素,并从实现目标的策略层面着手,确立关键成果。以公司开拓新市场为例,关键成果可能涵盖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市场调研、与多家潜在合作伙伴建立联系等方面。通过这样的方法构建目标和关键成果之间的关联,有助于员工清晰把握具体任务的方向。
共创与公开透明
员工需积极参与制定个人工作计划,而非单纯遵循上级的OKR指令。一旦小组和个人OKR确定,便需上传至部门公共文档中。通过这种方式,每位成员都能明确了解自己和团队的目标。比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大家能够实时掌握其他成员的工作进展,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从而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
联结对齐与公开展示
集团级OKR确立后,相关部门和单位需依据自身关键职责,以每季度为一个周期,考虑如何支撑和助力上级目标,并确保与目标保持一致。集团级及部门级OKR形成后,应全面对外展示。若发现对集团目标支持不足的情况,应立即进行改进和优化。例如,销售部和研发部可以通过查阅对方的OKR,来加强协作,共同实现公司的整体目标。
沟通与进度汇报
OKR的制定与执行都重视信息公开,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着充分的讨论与交流。沟通的重点在于评估实现目标的信心水平,分析OKR的不足之处,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检查关键结果的有效性。进度报告则是对OKR完成状况的反馈,并指出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这就像每周或每月的常规会议一样,大家分享工作进展,及时处理问题。
复盘与反思总结
为了评估本季度的工作表现,需要对部门层面的关键成果(KR)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并核算部门目标的季度完成度。需要深入剖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以及部门间协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决定是否对部门级的OKR进行更新。在得出集团级目标得分后,还需进行回顾和讨论。如果完成度较高,就要总结经验并反思目标;如果完成度较低,则需思考关键成果的达成、资源的获取以及目标的设定等方面的问题。
你觉得用 OKR 提升部门目标意识这一做法如何?若你的团队开始实施 OKR,可能会面临哪些独特挑战?不妨点赞、转发,并留下你的看法,一起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