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招聘效果评估指标及招聘成本指标解析
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招聘效果评估指标是企业各等级HR极为关注的高频内容。它指衡量招聘活动有效性与效率的具体量化标准,通过这些指标的分析,企业可直观了解招聘工作成效,为后续招聘策略调整提供有力依据。
招聘成本指标
1. 招聘总成本
整个招聘流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总和,涵盖招聘广告、招聘人员薪资福利、场地租赁、招聘渠道费用等。如某企业通过网络招聘、招聘会、猎头招聘等多种渠道招聘10名员工,各项费用相加后招聘总成本达10万元。
通过对各渠道成本的分析,HR可明确哪种渠道性价比更高,之后有针对性地选择招聘渠道。
2. 人均招聘成本
招聘总成本除以录用人数得出,能帮助HR了解招聘一名新员工平均花费的金额。例如此企业招聘10人成本10万,那人均招聘成本就是1万/人。
HR可根据人均招聘成本设定预算,严格在预期范围内开展招聘,同时结合不同岗位情况合理分配成本。
3. 成本效益比率
录用人员质量与招聘成本之比体现支出每一元招聘费用获取人才质量,可以以录用人员绩效评估分数作为衡量其质量的依据。假设录用人员绩效总评分为800分,招聘成本10万,成本效益比率就是0.008分/元。
通过这一比率HR及时评估成本合理性,比率低时及时调整招聘策略避免浪费。
招聘效率指标
1. 平均招聘周期
自发布招聘信息到新员工正式入职所需的平均时间。比如同一部门招聘多名同岗位员工,计算出平均周期为30天 。
此指标过短可能忽略合适人才,过长易造成岗位空缺。因此可以分岗位设置标准招聘周期,并定期监督检查,适时调整策略。
2. 招聘完成率
实际录用人数与计划招聘人数的百分比。企业计划招10人,最终招聘到8人,招聘完成率为80% 。
HR据此对比不同季度、年度及部门的完成率,了解招聘能力。完成率低时要查明是要求过高、渠道不有效还是市场人才稀缺原因。
人员质量指标
1. 新员工绩效指标
通过新员工在规定时间段内绩效考核评分来体现,如设定试用期三个月,根据考核达成任务量、项目成果等多维度打出个人分数,如平均分达85分证明整体新员工质量较好。
根据这一指标,HR可追踪新员工后续表现,和招聘要素关联,优化以后的招聘方案。
2. 新员工留存率
一定期间内新员工留任人数占招聘入职人数的百分比。比如某阶段招聘100人,经过一年留任80人,留存率就是80%。
倘若留存率低,HR需考量招聘环节是否招错人,比如工作内容、环境、岗位预期在招聘时阐述存偏差等。
问答部分
1. 招聘成本指标和招聘效率指标哪个更重要?
两者都关键,招聘成本有效帮助企业控制开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招聘效率避免岗位长期空缺确保业务有序开展。对于预算不足的初创企业成本指标更重要;对业务急扩张企业招聘效率更应优先考量,需要结合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和现实情况权衡。
2. 如何确保招聘得来员工质量的评估标准客观公正?
建立多维度评估体系涵盖工作绩效、工作能力、团队合作等多方面,防止片面。
由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人员联合评估减少单一主观判断。并且定期回顾与调整评估指标体系,保证符合业务发展和岗位要求的变化趋势。
总结来说,将这些指标综合运用到招聘实践中,并根据企业情况和动态的人才市场,适度调整招聘策略,才能更大发挥招聘效果,吸引与留下优质人才,有力推动企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