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月10号发当月薪资模式全解析,HR必看实用指南

薪酬管理 2025-07-28 8

实行“当月10号发当月”的薪资发放模式,是众多企业提升员工归属感管理灵活性的策略选择。HR在推动实施该模式前,需全面了解其核心理念、操作要点及潜在效益,以下实用指南将从关键维度展开详细拆解。

基础概念与前置筹备

“当月10号发当月”特指企业在自然月10日(遇节假日顺延时通常不超过一周),向员工支付当月1日至末日月度报酬的方式。作为预先支付型薪资发放模式,该操作要求企业至少满足两个前提条件:劳动合同中就薪资结算周期与支付时间进行明确约定;具备稳定的现金流管理能力以承担提前垫资压力,减少因经营波动导致的发放延误概率。

五大核心操作模块拆解

1. 测算体系搭建: 根据岗位性质将员工分为固定项与浮动项。固定薪酬(如基本、岗位)按标准值全额计入;浮动薪酬(绩效奖金销售提成等不稳定部分)可采用两种处理方式——协商约定预发基数,月末再根据实际考核情况多退少补;简化为固定比例提成计入当期发放。

2. 薪资流程再造: 发薪链条需从“考勤-核算-审批-发放”的标准周期压缩至双向并行流程——每月初5个工作日内完成上月考勤异常处理与当月既定薪资项核算报批,同步启动专项资金调拨;10号位前完成代发指令提交,确保银行系统批量处理时效。

3. 合同文本修订:劳动报酬条款中增加三条款:明确约定当月10号为薪资固定支付日;注明离职员工的薪资结算缓冲期(建议留出5-7日内完成浮动项清算);界定预发薪资存在误差时的追溯调整机制,包含多扣款的退还时效要求。

4. 员工沟通方案: 分2个阶段进行全员宣贯:启动前30日内召开政策说明会,用流程对比图表展示新方案与历史机制的周期差异;发薪日15日内,通过数字化渠道向员工解释构结算单中本期预发项与期末清算项的勾稽关系。

关键问答与效益对比

Q1:该模式能否降低薪资失误率?

答:薪酬团队需在传统7步核算基础上增加3个校验节点:预发基数计算表与岗位薪酬体系的匹配校验;上月预发差额抵扣台账的连贯性校验;现金流预测模型参数的敏感度验证——将核算失误率控制在0.3‰以下。

▌实施前后员工留存对比(典型数据趋势)

未实施前|稳定实施后

离职面谈薪资原因占比|22.6%|9.8%

90后员工月流失率|3.8%|2.1%-

点赞0 分享
中国劳动法规下企业HR必知!劳动合同管理要点有哪些?
« 上一篇 2025-07-28
人力资源总体规划书:集成战略计划,助力组织长期成功?
下一篇 »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