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劳动力市场趋势下,企业 HR 如何做好新版劳动法应用?

员工关系 2025-08-22 6

随着2023年劳动力市场结构调整与用工关系多样化趋势加剧,理解并应用新版劳动法相关规范成为企业HR日常管理的核心任务。本文将围绕HR高频关注的劳动合同订立风控点、工时薪酬计算标准、员工离职流程优化三大模块展开,结合实务场景提供可落地的操作指引。

劳动合同管理核心要点

1. 订立时效要求: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必须书面签约,超期未满一年需支付双倍;补签合同需确保倒签日期与实际用工时间一致。

2. 必备条款更新:工作地点应明确至具体区域,如某市某区;岗位描述需包含核心职责,避免使用“相关工作”等模糊表述;薪酬结构需列明基本、绩效比例及发放周期。

3. 试用期规制:合同期3 年以上试用期不得超6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的80%。

▍对比示例:2022版仅要求试用期不低于约定60%,2023版新增同岗位最低档限制,HR需留意新旧测算模式差异。

工时与薪酬合规操作

1. 标准工时管理:每日工作不超8小时,每周累计不超40小时。每月加班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加班费核算基数应以劳动合同约定为准,不得仅以基本计算。

2. 特殊工时审批:外勤岗位申请不定时工作制需提供岗位说明书;季节性生产企业申请综合计算工时制需要(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周期可按季/半年/年核定。

3. 薪酬支付规范:必须通过银行代发,保存支付凭证至少3年;非因劳动者原因停工停产期间,第一个支付周期按正常标准支付,第二个周期起可按最低标准的80%支付。

离职流程风险控制

1. 员工主动离职:需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试用期内需提前3日;HR应在离职日结清,出具离职证明时不得记载不利于员工就业的负面评价。

2. 企业解除合同: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解除需保留具体违纪证据,如考勤记录、书面警告回执;经济性裁员需提前30日向工会说明情况,并报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3. 经济补偿金计算:工作满1年支付1个月,满6个月不满1年按1年算;月标准以离职前12个月平均为准,若高于当地社平3倍则按3倍封顶计算。

▍高频问答:

Q:员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如何处理?

A:应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关系,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需结算实际工作天数。

Q《离职协议》中“不得投诉”条款是否有效?

A:排除劳动者法定权利的约定无效,劳资双方可就未结争议达成和解协议,但需明确金额与周期。

实操核查清单:一、合同管理

1. 劳动合同签订率

□ 全员签订书面合同

○ 在用工员工均已续签

□ 合同文本包含最新政策要求的必备条款

2. 工时审批

[ ] 特殊岗位已取得工时审批

[ ] 加班时长已纳入月度超工时预警

?企业HR应建立用工风险月度排查机制,重点关注合同履行异动、薪酬发放数据异常、员工投诉 trend预警等指标。建议每季度组织劳动法律培训,确保业务部门负责人掌握基础用工规范,形成HR主导、多部门协同合规管理体系。

点赞0 分享
企业管理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前沿问题成核心议题?指南来啦
« 上一篇 2025-08-22
外派员工管理制度实操指南:资格流程与薪酬福利全解析
下一篇 » 2025-08-22